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咨询服务 网点查询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微课堂之如何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骗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消费者权益保 >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微课堂之如何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骗局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微课堂之如何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骗局

         一、不法分子花样骗术,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一)讲座洗脑不法分子会举办类似传销的洗脑讲座,用一些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去听,请“专家”讲授养生保健知识、有的还正儿八经地学习党的政策,再传授投资理财知识,最后推出他们的理财产品。(二)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电视、报纸、新媒体发布广告,在豪华酒店、重要景区开展活动,雇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三)高利诱惑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的神话,承诺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再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四)熟人作托非法集资者经常动员业务员通过亲戚朋友拉人入会得回扣和下线投资后有分成的手段,发展更多的老年人投资。(五)隐瞒风险不法分子常常大肆宣传“保本返利”“消费返利”等内容,有的还提供所谓的担保(实为关联公司担保),隐瞒其投资理财的风险。

         二、“学生党”如何识别金融诈骗

      (一)申请助学金。诈骗分子谎称是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帮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要求学生先交“报名费”,以此骗取学生钱财。(二)注销“校园贷”。诈骗分子谎称学生有“校园贷”记录需要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诱骗学生直接转账或先申请网络贷款后转账。(三)冒充老师借钱诈骗。诈骗分子冒充老师名义,通过打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借钱。(四)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诈骗分子将虚构的寻人、助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学生们转发,然而帖子内留的联系方式是诈骗电话。(五)办理信用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学生与其联系,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学生转款。(六)兼职诈骗。部分网站或中介利用学生勤工俭学的需求,诱骗学生缴纳押金、介绍费等,或诱导学生注册到借款网站上。(七)额度小、期限短、利息低。不法分子通过在校园内张贴“低门槛、高利率、无担保、无抵押”等虚假广告,诱骗学生借款。
Copyright 2020 延吉和润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20142015号 技术支持 · 星广传媒